搜尋此網誌

2015年7月13日 星期一

行解相應果自成



供稿人:開吉法師
大慈念老云:「《普賢行願品》中,普賢菩薩於逝多林中,發十大願王。」淨空老法師曾開示說,海賢老和尚圓滿具足了普賢行與文殊智。在中國的四大菩薩中,普賢菩薩代表實踐。能夠將孝親尊師、慈悲、智慧落實於生活、工作及處事待人接物之中,稱為普賢菩薩。
在華嚴會上普賢菩薩是華嚴長子,其最高之德行是「十大願王,導歸極樂」,因此他是娑婆世界淨宗初祖。普賢十大願王內容是:一者禮敬諸佛。二者稱讚如來。三者廣修供養。四者懺悔業障。五者隨喜功德。六者請轉法輪。七者請佛住世。八者常隨佛學。九者恆順眾生。十者普皆迴向。
一、賢公和尚的禮敬諸佛。
《華嚴經》雲: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。」因此,極樂世界人人都是禮敬諸佛。海賢老和尚對諸佛的禮敬,首先體現在他對母親的誠孝、對老師的恭敬;並將此真誠恭敬擴展到對待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。從而真正體現普賢菩薩「禮敬諸佛」之行持。
賢公把母親接到桐柏山上孝養,此乃養父母之身;賢公一生認真奉行母親對他的教誨:「為人要和善寬厚,千萬可別作惡造罪啦!」此乃養父母之心;賢公護持母親精勤念佛,直至母親自在往生,此乃養父母之志。所謂「父母離塵垢,子道方成就」,賢公助母親脫離三界六道輪迴、往生極樂世界,是盡了為人子之大孝,是真正的「禮敬諸佛」。
賢公一生至誠遵守恩師戒老和尚的教誡,一句佛號念了幾十年不拐彎,這是對傳戒恩師至誠至真的禮敬。賢公在文革期間,冒著生命危險、歷盡磨難,妥善保存傳戒師的靈骨;並在文革結束後,重新將師父的靈骨建塔安葬,這是他對傳戒恩師傳法恩德的至誠回報。
人們從沒有見他老人家發過脾氣,也沒見他毀謗、輕視過任何人。
淨公恩師教導我們,從「理即佛」而言,一切眾生都是佛。不但有情眾生是佛,無情眾生也有法性,法性與佛性無有差別。所以動物是佛,植物是佛,礦物也是佛。因此,禮敬的對象包括十法界一切有情無情。
在寺院內外,賢公看到有貓、狗等小動物來回出入,就把供果、食品給牠們分食,並囑咐人們不要打,不要傷著牠們。賢公還親自栽種名為「七點半」的稀世奇花。這處處體現了賢公對有情、無情眾生的真誠禮敬。
淨公恩師教導我們:對善人、惡人都要恭敬——無論是尊重我的人、愛我的人;還是誤會我的人、毀謗我的人、陷害我的人,都要一律平等、真誠恭敬。
因此多年前電工無理強行收費,還打了賢公兩個耳光,賢公說:「忍忍算了,能忍就心里安生。他打了算是給我抓癢哩,唾沫吐到臉上當是洗臉啦。跟人不爭高論低,就沒煩惱,忍者自安啊!」這就是普賢行中「禮敬諸佛」的真實體現。因為普賢菩薩是證得法身的菩薩,普賢就像母親一樣,對待一切眾生(哪怕是迷惑顛倒的眾生),都絲毫不改他的真誠恭敬。
淨公恩師教導我們,學佛就要從禮敬學起,以真誠心修禮敬,清淨心修禮敬,才能夠入門。
二、賢公和尚的稱讚如來。
「禮敬諸佛」是從相上而言,「稱讚如來」則是從性德而言。因此,與性德相應的要稱讚;與性德不相應的就不稱讚。《華嚴經》中的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」,就是很明顯的表法。
賢公和尚曾與宗門高僧海墨法師、海圓法師、體光法師在塔院寺結廬共修。海墨法師喜研經教,擅長演說,後閉關念佛,預知時至,趺坐而寂。體光法師根性非凡,曾親近過虛雲老和尚,深得嘉許,被公認為是得虛雲老和尚心印者。海圓法師才智超群,一生持誦《楞嚴經》,禪淨雙修。以九十六歲高齡安詳示寂,荼毘後拾得五彩舍利近兩千顆。賢公每每提及此往事,無不極力讚歎三位法師的修持功夫。這就是賢公「稱讚如來」的體現。
賢公老和尚此生最後一個表法,就是表「僧贊僧」這個法。二〇一三年元月十三日,當居士們帶著《若要佛法興,唯有僧贊僧》一書去看望賢公時,他如同看到盼望已久的寶貝似的,無量的歡喜。他馬上穿袍搭衣,拿著書本,主動要求人們給他照相。表了這個法三天之後,他就安詳自在地往生了。這是賢公為我們作證轉。
有居士問:「老人家您知道淨空法師不?」哪知從未看過光盤的賢公讚歎道:「那是大智慧人。」並再三告誡學人:「一定要善護口業,千萬不可毀謗聖賢人!說話口滿啦可不好啊!」
佛門弟子互相讚歎,是佛法興旺的氣象;若是互相批評、自讚毀他,這是佛法衰滅的現象。這是賢公以其最後的身行言教,告誡佛弟子一定要能夠「稱讚如來」,警示我們:「若要佛法興,唯有僧贊僧!」
三、賢公和尚的廣修供養。
「廣修供養」是以平等之心供養諸佛菩薩及一切眾生。因為一切眾生本來是佛,普賢菩薩是以真誠之心供養父母、師長及一切眾生。種善因得善果,財供養得大財富;法供養得大聰明智慧;無畏供養得健康長壽。業因果報絲毫不爽。
海賢老和尚盡其一生都在力行「廣修供養」,三種供養圓滿具足。他的「財供養」是以內財為主,外財兼之。
賢公曾開墾過十四片荒山,助人修建過十一所道場。他非常勤快,幹啥都不惜力,凡是挑水、洗菜、做飯、洗刷鍋碗樣樣幹到前頭;還把寺院上下、里外、甚至廁所都打掃整理得乾淨無染,使人置身於舒心的環境之中;就連師兄弟們的衣物、佛飾和寺院法器都及時予以清洗整理。這些都是賢公「內財供養」的體現。難怪傳戒公當年對弟子們常說:「海賢是在實際生活中修佛啊,這最難得!」
居士們供養賢公的錢,他會全部留給所在的寺院或佛堂,作為放生或印經書的資金。八九年國家遭受洪澇災害,賢公把寺院僅有的、自己耕種的一千兩百斤糧食上交國庫,分文不取。這些是賢公「外財供養」的體現。
賢公的「法供養」是以一生的身行言教做表率,以勸化大眾念佛為要旨,在在處處隨緣開示,給人以無盡省思。他經常說:「念佛念到一定時候,不管啥時候都在念佛……別看我在幹活,我心裡還在念著佛哩……」
即使是在往生的前三天,賢公還不忘叮囑學生們:「要念佛啊,其它都是假的!」並且說:「我每天三點起床拜佛,在佛像前念二十分鐘,隨後繞佛,然後再坐下念,有時出聲,有時不出聲,更多時候是默念,佛時時都在心中。」
賢公是修「無畏供養」的好榜樣。賢公愛老敬老,所以自己才能夠得老。他孝親敬師、友愛師兄弟,不辭年邁,遠赴廣州,為海慶法師裝飾金身。早年寺院沒有香火供養,幾乎是賢公一個人辛勤勞作,供養五個年老體弱的老和尚,直到他們一個個往生。
無畏供養的果報是健康長壽。所以即使賢公已經一百一十二歲高齡,他仍然思維敏捷、身心康健,不但生活能夠自理,還可以堅持農田勞作。
四、賢公和尚的懺悔業障。
章嘉大師曾說,懺悔業障要用真誠心、恭敬心,決定後不再造,此乃真懺悔。真正懺悔要真放下,真放下的先決條件就是要真看破。賢公和尚一生是真正看破放下了,他沒有豪言壯語,從來不做經懺佛事,但他不論閒忙,佛號從不離口。「懺悔業障」最好的方法就是念佛往生淨土,阿彌陀佛建立極樂世界,是把所有一切惡緣統統斷掉,因此極樂世界是盡善盡美的世界。
賢公說:「我沒有上過一天學,不認得一個字,上山剃度後,師父就教俺光念阿彌陀佛,教俺明白了不要亂說,不能說,不要指手劃腳。我現在一百多歲啦,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,老佛爺(阿彌陀佛)是我老和尚的根啊!我給老佛爺求過幾次,要跟他去,可老佛爺都沒叫我跟他去,說我修得好,再多活二年,做個樣子給大家看……」賢公就是憑著老實、聽話、真幹的真實修持,真正具足往生淨土、殊勝無比的善根、福德、因緣。
今番僅舉此數端,即可體現賢公和尚行持之中所彰顯的「普賢行」。至於普賢十願後面的「隨喜功德,請轉法輪,請佛住世,常隨佛學」,亦集中表現在賢公和尚往生前手持《若要佛法興,唯有僧贊僧》,為《淨土大經》、以及淨公所宣演之佛法作證轉;「恆順眾生」表現在賢公和尚接受供養,自己卻分文不取,且不留戒指、拐杖等生活行持之中;「普皆迴向」,表現在賢公和尚爬上自己的石塔,用手拂去厚厚的積草,坐在塔頂,夕陽下,深深地凝望西方……弟子感受到,這正是賢公將自己一生的普賢行,全部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體現。凡此種種,不一而足,在此暫不一一詳述。
黃念祖老居士在《科注》中指出:「普賢十大願王,正是彌陀大願之第三十五願之廣演。」彌陀第三十五願願文中有「修菩提行,行普賢道」的經文。以此證明,極樂世界是普賢菩薩的法界,極樂世界無量無邊一切菩薩,「皆遵普賢大士之德」。
由此我們能夠深深體會到,賢公和尚與阿彌陀佛、普賢菩薩同心同願、同德同行,他正是普賢菩薩之慈悲化現。我們應當學習賢公、效法賢公,亦盡己之力為《無量壽經》、為淨土法門作證轉,方不負這位百歲老人的慈悲示現。
普賢菩薩偈云:「願我臨欲命終時,盡除一切諸障礙,面見彼佛阿彌陀,即得往生安樂剎。」《文殊發願經》雲:「願我命終時,滅除諸障礙,面見阿彌陀,往生安樂剎。」普賢與文殊兩位大士,發殊勝大願,求生極樂。念公注云:「可勸一切菩薩,皆仰信文殊之大智,入普賢之大行,普導眾生,同歸極樂。」
綜上所述,賢公和尚以自己一生的真實修持,真正實踐了十大願王「普賢之行」,是我等下愚凡夫的良師益友,是末法九千年淨宗學人的絕佳榜樣。願我等同倫效法普賢之行、圓滿文殊之智,以賢公和尚為榜樣,信願念佛,求生淨土,真正往生極樂世界,一生圓滿成佛。
(因緣生按)南無阿彌陀佛!開吉法師在文稿中提到的,賢公「供養五個年老體弱的老和尚」一事,賢公生前曾經說起,因當年曾有大幫土匪冒充軍隊到雲台寺、普化寺和保安寺進行搶劫,驅逼僧人離寺,年輕僧人紛紛散去,留下幾位老弱僧人無力下山,賢公於是便把他們接到塔院寺照顧。末學通過桐柏山的相關資料得知,此事發生在一九四八年春。
清涼國師《華嚴經疏鈔》有云:
有解無行,增長邪見。
有行無解,增長無明。
大師是在警戒學人,倘若偏重於解,便會很容易認是為非,還自以為是;假如偏重於行,因事理不明,就學不出樂趣,反而加重煩惱。
所以解門和行門是密不可分的,知歸子彭際清大居士《無量壽經起信論》曾道:「不度文殊智海,難入普賢行門。」可見沒有智慧是不可能行得圓滿。而蕅益大師批註《論語》時也講過:「說得一丈,不如行得一尺。」便是教導我們:學者貴在微言篤行,不加力行,便沒有什麼真實智慧可言,充其量是學說話而已。
二〇〇八年春,末學第一次拜見齊素萍老菩薩的時候,老人家便鼓勵我說:「有解又有行,花果自然成。」末學至今憶起,依然無盡感恩……
開吉法師心如大地、行如繩墨,此文屬辭比事、開口見心。末學收錄此文之時,曾祈請法師對其中的語病認真做了修正。還望之前見過此文稿的諸位仁者切勿見疑!

師父上人曾經對此文這般評價說:
開吉師的報告很感動人。大乘教裡,文殊表智,普賢表行。在《華嚴經》上,普賢排在第一,如來長子;文殊排在第二,稱他為庶男,庶就是第二個位次。他兩個是分不開的,排名先後也是表法,代表《華嚴》是以行為主,解是幫助行的,行是主要的,行的綱領就是十大願王。前面四個,她講得很清楚,重要的就在前面四願,禮敬、稱讚、供養、懺悔。真正懂得這個意思,依教奉行的人,尤其是修淨土,哪有不往生的道理!如果真正把目標定在極樂世界非去不可,不去,來生就是三途,把這樁事情擺在我們眼前,讓自己選擇,就不至於懈怠,不至於拐彎了。海賢是我們最好的榜樣,一句佛號念到底,真信、真願,所以成就圓滿功德。
這個法門人人都能修,人人都能成就。難在哪裡?難在難信,真難信,信了之後一定認真去幹。第二個難在什麼?懈怠,特別是遇到挫折,精神提不起來,這個時候容易退轉、容易墮落。用什麼方法?我教同學,每天把光盤看三遍,防止這個問題。時時刻刻提醒自己,好榜樣在眼前,天天看他,天天去體會他,一遍比一遍深入。許多同學照這個方法去做了,告訴我,效果非常好。學佛最重要的就是真誠、清淨、恭敬,有這三個心態,再真正加上老實、聽話、真幹,沒有一個不往生,而且往生品位都高,無論出家在家、男女老少、各行各業,沒有一個不成就。所以海賢老和尚這個表法,往生之後的功德大了,我們要認識,我們要替他宣揚,讓大家都用這個方法,一生當中圓滿成就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極樂世界不是虛妄的

極樂世界的由來,自性變現出來的,不是阿賴耶。比起阿賴耶,兩個對比,阿賴耶是虛妄,是假的。它是真的,它不生不滅,它沒有變化。壽命很長,沒有變化,那個地方的人不需要飲食,不需要睡眠。那個世界是光明世界,沒有夜晚,也就是沒有黑暗,無論在什麼地方全是透明,大地都放光。 這個世...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