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此網誌

2015年5月20日 星期三

淨空法師:《2014淨土大經科注》學習班第四回第30集--開悟之後再去看古、今註解,哪個地方錯了你全知道


修淨土的人就是修普賢行


  淨宗法門現在依靠的“五經一論”。“三經一論”之後,魏默深把《華嚴經》最後一卷“十大願王導歸極樂”抽出來,放在三經後面成為“四經一論”;民國初年,印光大師將《楞嚴經》裡面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》摘錄下來,放在四經後面,成為“五經一論”。

  阿彌陀佛、釋迦本師真正的願望是希望接觸到這些經典,聽清楚,聽明白了,都能直下承當,“信、願、持名”往生極樂世界,這樁事情就圓滿了;是究竟圓滿,不是一般的圓滿。到極樂世界換一個學習的環境,這個學習環境是一切菩薩所嚮往的、所羨慕的,我們這一生當中遇到了,但是問題要真幹。

  我常跟人說,佛法教學的理念,必須要具備“老實、聽話、真幹”。從哪裡做起?最簡單的、最扼要的開示,是賢首國師在《還源觀》上講的四德。“隨緣妙用”是智慧、是看破。“威儀有則”是放下,要做社會大眾的榜樣,在今天這個社會,要做一個好人的樣子,別人不善,我們要行善;別人作惡,我們要遠離惡行。真正發這個心,直下承當,名副其實,不是搞假的。

  《弟子規》要做到,《感應篇》要做到,《十善業》要做到,這是儒、釋、道的三個根,你就具足了“淨業三福”的第一條“孝養父母、奉事師長”。

  “孝”是根,以父母做代表,我怎樣孝順父母,就要怎樣孝順一切眾生。大乘菩薩戒裡頭說,“一切男子是我父,一切女人是我母”,你能不能發這個心?這是普賢菩薩行,修淨土的人就是修普賢行,你看《無量壽經》第二品“德遵普賢”。

  淨土不是一般法門,大乘法門裡頭的上上乘。普賢菩薩,《華嚴經》上菩薩代表,《華嚴》的長子,文殊是庶男,老二;大哥是普賢菩薩。同時普賢菩薩是密宗的始祖,密宗門派很多,你看沒有不供普賢菩薩,始祖。十大願王是他修行的綱領,叫“修普賢行”。大乘教裡所謂,“菩薩不修普賢行,不能圓成佛道”。

  普賢行從哪裡修?賢首國師大徹大悟的人,不是凡人,你看那麼大的一部《華嚴經》,他把它變成一篇論文——《妄盡還源觀》。《妄盡還源觀》說什麼?修《華嚴經》的方法。一共六段,前面三段理論;後面三段方法,簡單扼要,還是從持戒下手,不能不持戒。“威儀有則”就是持戒,“隨緣妙用”才活潑,智慧真正開了,自行化他,面面圓融,沒有障礙。

  所以一定要落實《弟子規》,“孝親尊師”根本這才紮穩。

  “慈心不殺”落實在因果教育。人不能不知道因果。特別是現代的社會,我們要把因果表演出來,把因果的理論跟事實講清楚、講明白、講透徹。多少人無惡不作的,聽懂因果之後,就回頭了,不敢再造了,真正慚愧心生起來,懺悔的心生起來。回過頭來,做為改過自新的好榜樣,以自己的因果報應現身說法,人不能不相信。

  因果教育要大力提倡!印光大師在《文鈔》裡頭講得多,甚至於他非常肯定,只有因果教育,才能夠轉變社會風氣,除這個找不到更好的方法。這個要學,以《太上感應篇》為主。

  《十善業道》,我節錄的不長,用我節錄的本子就夠了。

  真正學佛,還要加上《沙彌律儀》,十條戒律、二十四門威儀。威儀”就是禮貌、規矩,我們應當學習。學習的好處,頭一個好處,讓別人對你尊敬,對你產生好感,接引眾生這是最初方便。就是跟人見面有禮貌,讓人家感到你有誠意、你是真心,他放心跟你交往,這是我們基本的德行。

發心續佛慧命、教化眾生,要學漢字、學文言文

  如果我們發心續佛慧命、教化眾生,那就要學漢字、學文言文。目標對誰?對全世界,心量要拓開。漢字、文言文是老祖宗救度、教化一切眾生的工具,無比殊勝,無比的善巧,不難學。

  李承臻前天到我這來,告訴我,他在那邊做實驗,教小朋友學漢語,從識字下手,採用的教科書是《說文解字》。《說文解字》裡頭有九千多個字,首先要認識,認識“正體”就是正楷,要認識篆字。《說文解字》用的是小篆,形音意要搞清楚。小朋友一天能認五十個字,十天就五百,一百天就五千。換句話說,用半年的時間,《說文解字》裡頭九千字他就認識了,形音意都學到了。外國人學中國的文言文,三年就有能力看《四庫全書》,我看到很佩服;中國人要學,進度應該比他快一倍,他要三年,我們一年半就夠了。

  李承臻做的這個實驗,半年把《說文解字》上的字都認得了,那是古文的基礎。再有一年的時間,李老師以前教導我們,背一百篇古文。李老師以前選用的教材《古文觀止》,《古文觀止》三百多篇,在裡面選一百篇,這一百篇要能背,背得很熟。這也是古人精挑細選,在諸子百家裡頭精挑細選,選的這些小段,都是代表作。三百多篇,再從這個里面選一百篇。這一百篇要能背的很熟,也能講得很清楚,《四庫全書》的鑰匙就拿到了。

  從哪裡下手?從這小小班,開課,有年輕的人肯學都來,三個人、五個人,像我們這個小班就可以。一個星期上一堂課;每天上,學的人怕沒有時間,一個星期上一堂課。李老師當年在台中就用這個方法教了一些同學,裡面成績卓著的徐醒民、周家麟,這兩個同學學得最好,在這方面我不如他們,我全心放在經典上。

迫切需要把《群書治要》講清楚、講明白的老師


  有這樣的基礎,教個二、三年,根紮穩了。然後我們要有緣,漢學院我覺得那是祖宗之德,漢學院包括儒釋道這三家,基礎完全相同,德行的基礎、文字的基礎相同。

  現在地球一片混亂,迫切需要的是《群書治要》。早年我得到這部書,感恩祖宗,感恩三寶,社會有救了,國家有救了,這地球有救了。要找真正志同道合的人,把基礎真正奠定,德行的基礎,語文的基礎。奠定之後對於《群書治要》,它的原書六十多部,裡面有幾種失傳了,大概現存的、能找到的應該有六十五種,差不多有六十五種,每個人專攻一部,十年之後,他們就變成這一門課程的專家學者。

  我們特別要重視,大乘所用的方法,“戒、定、慧”三學,“因戒得定,因定開慧”。開不了慧,那是你的心不真,妄念太多,雜念太多,煩惱太多,你心定不下來,所以你不能開悟。必須得萬緣放下,每天在這一門功課,這一門功課就是戒、就是定。“一門深入,長時熏修”這是戒;“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”這是定。“定”你看這個書裡頭的意思“自見”,“自見”是開悟,不用學。

開悟之後再去看古、今註解,哪個地方錯了你全知道


  自己開悟之後,再去看註解,看過去、現在人註解,他哪個地方錯了,你全知道,你看就明白了,為什麼?那些註解的人未必開悟,你開悟了,開悟了人怎麼樣?佛知佛見!智慧是從自性裡頭流出來的,你可以跟古人在一起研究這部經典。像《易經》,這兩千多年來,歷代多少研究《易經》的,你把他們東西拿去看,全明白了。

  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,龍樹菩薩開悟了,只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全部讀完了,前頭有榜樣。

海賢老和尚開悟了,我聽光碟上他說“我什麼都知道”。這一句話說“什麼都知道”,那就是開悟了,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。他不說,說了人不相信。現在人不相信開悟;相信廣學多聞。海賢和尚不認識字,所以現代社會不相信你,所以他完全用身教來表法。最後往生自在來讓你看看,一百一十二歲不需要人幫助,生活自理,這就叫人羨慕了,年歲這麼大,身體健康。看他的容貌也只是六十多歲人的樣子,看不出一百一十二歲;思維敏捷,動作靈活,一百一十二歲還在農田裡面乾活。所以如果他生在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,那就是阿羅漢、菩薩,會代佛講經說法,這時節因緣不一樣,眾生根性不相同,這些我們都要知道。

  漢學院裡頭,為了幫助這個世界恢復安定和諧,所以我們在“儒”這一個學系裡頭,決定選《群書治要》的原本,這六十五門功課。“佛”跟“道”裡面,佛可以選擇大小乘經,顯教密教都可以。但是要“一門深入”、要“讀書千遍”用這個方法修定、開悟。不能大徹大悟,大悟可以做得到,不能徹悟,大悟可以做到。到大悟之後,才能夠看註解,看歷代祖師大德的註解。跟你自己的悟處有相應,也會有不相應的地方,講經教學就不會發生錯誤了。

  沒有“定”不行,這叫三昧。學《華嚴》得華嚴三昧,學《法華》得法華三昧,學《楞嚴》得首楞嚴三昧,學淨土的叫念佛三昧。三昧是什麼樣子?三昧就是“清淨、平等、覺”。心地清淨、平等了;小乘的心清淨心,大乘菩薩的心平等心;清淨心起作用阿羅漢的智慧,平等心起作用菩薩的智慧。所以自性般若智慧為主;佛陀的經教、祖師大德的論述,做為輔助,也用它來做證明。

  我所悟的跟經上所說的一樣,這個“悟”是真開悟了;跟經上講的不一樣,那叫邪知邪見。所以經論的作用,對開悟的人是給他做印證的;對初學的人就是叫他讀誦。

  我們走這個路子,這個路子走通了,有卓著成績表現,可以讓世界人重新思考,現在教學的理念跟方法,要改進!

  東方的教學是聖賢教育,目的不是教你升官發財,不是教你有一技之長謀生,不是這個意思;中國教學是學聖、學賢,佛法的教學是學菩薩、學佛陀。這個一定要知道,有聖賢、有佛菩薩來教化眾生,這個世界才能破迷開悟、離苦得樂,才能提升到像極樂世界一樣,中國人所說的“太平盛世”,靠教學可以做得到。所以這裡最難得的就是我們要直下承當、我們要真幹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極樂世界不是虛妄的

極樂世界的由來,自性變現出來的,不是阿賴耶。比起阿賴耶,兩個對比,阿賴耶是虛妄,是假的。它是真的,它不生不滅,它沒有變化。壽命很長,沒有變化,那個地方的人不需要飲食,不需要睡眠。那個世界是光明世界,沒有夜晚,也就是沒有黑暗,無論在什麼地方全是透明,大地都放光。 這個世...

熱門文章